您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文体娱乐 > >

西建大“文遗月老”实践团——用科技铸就非遗与大众的结缘红线

来源:本站综合| 2022-08-17 14:48:51

     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对于延续历史文脉、坚定文化自信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。为调研非遗文化传承现状,探索新时代非遗文化传承新模式。7月以来,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累计招募336位有志青年组建了“百名团员下乡村,科技赋能非遗+”文遗月老社会实践团。团队通过探非遗、访非遗、学非遗、传非遗等多种途径,赴全国15省份157区县开展了以“让过去拥有未来,让非遗活态传承”为核心的社会实践活动。

  聚力非遗传承发展现状,构筑“三位一体”模式,

  开展实践调研访谈

  为更科学、更全面、更深入的发现非遗保护工作的痛点,文遗月老实践团以“全方位、多渠道、新手段”的调研模式开展了本次实践工作。出征前,团队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,多途径发放非遗保护调查问卷,累计回收1000余份有效问卷,为优化调研提纲提供了真实数据支持。除此,团队走访了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、文化馆等政府单位,陕西文化产业投资控股(集团)有限公司、陕西西咸文化旅游产业集团等企事业单位,通过拜访专业人士,深入了解到非遗保护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,为实践进一步明确目标打下了扎实基础。实践团共30支分队,在前期准备工作的基础上,结合实践地实际情况,以调研问卷发放、文旅局交流座谈、非遗传人采访、非遗技艺研学、非遗文化进校园、进社区、建立数字化档案等为主要实践形式,积极响应党中央文化振兴、乡村振兴的号召,以新青年之所为,为非遗文化传承发展注入新鲜血液。

西建大“文遗月老”实践团——用科技铸就非遗与大众的结缘红线

图为实践团与延安市宝塔区文化馆馆长李斌讨论非遗保护措施

  聚力非遗传播宣传方式,打造“三四五六”结构,

  注入结缘不竭动力

  实践团考察发现,非遗传承多以传统、低效的方式进行,老旧的传播模式不仅辐射范围小,而且事倍功半。身处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,各类媒体平台、数字化技术、云平台层出不穷,实践团成员受到启发,也想运用新媒体技术,让非遗文化创新、高效的传播。在指导老师任延欢、王亮亮、贺伟的带领下,在学院新媒体中心建设的基础上,团队邀请多位相关领域专家,校企联合共建“三四五六”融媒体结构。实践团负责人介绍到:“我们起名文遗月老,就是希望通过新青年的努力,化身非遗与大众间的月老,用新媒体作为无形红线,将传统文化瑰宝与现代人结缘,助力文化振兴、促进非遗传承。”实践团已取得“百千万”成果,采访百项非遗,签约千位传人,研学影响近万人。项目宣传稿件各平台累计点击量近千万,用实际行动助力非遗传承发展,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。

西建大“文遗月老”实践团——用科技铸就非遗与大众的结缘红线

图为实践团队长与指导老师向非遗传承人介绍项目内容

  聚力非遗改革创新模式,策划“三大工程”方案,

  助力非遗破局重生

  “数字化档案建设工程、非遗抢救性记录工程、三大赋能工程”作为文遗月老实践团核心工作,以科学、创新、负责的方式,成功让非遗在新时代焕发新的活动。陕北剪纸传人李金东讲述到:“文遗月老实践团的学生们,不怕苦、不怕累,实地调研我的工作室,以数字化的形式将我的手艺和作品存档,整理我的口述史,为我设计新的剪纸图案,手把手教我运营个人自媒体账号,给我分享宣传的技巧,很感谢这些无私奉献的孩子。”传人的赞扬、社会的认可给了实践团极大的鼓舞。项目指导老师说到:“我们通过多次社会实践积累,结合相关政策及专业人士的指导,总结凝练出‘三大工程’创新非遗保护形式,用实践行动书写青年使命,用不懈努力展现建大担当。”多支实践分队已累计走访百种非遗,并通过三大工程的实施,在相关老师的指导下,对所调研非遗进行设计赋能、科技赋能、营销赋能,现已形成调研报告近百万字,数字化档案5000G,且取得了多位传人及相关单位的实名感谢信。

西建大“文遗月老”实践团——用科技铸就非遗与大众的结缘红线

图为中医药膳传承人向实践团介绍药膳历史及发展现状

  在文化振兴、文化强国的大背景下,人人都有义务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出力献策,新时代的新青年更应挑大梁、打头阵。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党委、团委高度重视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,据学院团委副书记任延欢介绍:“机电工程学院在2022年暑期‘三下乡’社会实践中共组织810名学生组建了76支实践团队,围绕国情发展观察、党史学习教育、乡村振兴帮扶、生态环境保护、禁毒防艾等主题开展丰富的实践工作。”通过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,青年学子走出校园,深入基层,深入群众,在实践中练就过硬本领,磨炼品格意志,接受思想洗礼,沉淀红色基因,汲取奋进力量,把青春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中,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书写青春的责任与担当。

西建大“文遗月老”实践团——用科技铸就非遗与大众的结缘红线

图为实践团实践过程合影


(责任编辑:任远)
分享到:
免责声明

凡本网注明"XXX(非cctv中视商业)提供"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,本网不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
特别关注

新闻推荐